|
直接输入中草药的药名,如穿山甲,然后按Enter即可 |
什么是中草药? |
所谓中草药,是中医所使用的独特药物,也是中医区别于其他医学的重要标志。中国人民对中草药的探索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。相传,神农尝百草,首创医药,神农被尊为“药皇”。 中药主要由植物药(根、茎、叶、果)、动物药(内脏、皮、骨、器官等)和矿物药组成。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,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。 目前,各地使用的中药已达5000种左右,把各种药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剂,更是数不胜数。经过几千年的研究,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——本草学。
|
中草药 / 白苏叶 | 上一个 查看全部 下一个 |
白苏叶 |
白苏叶 (《本草图经》)
【异名】荏叶(《别录》)。
【来源】唇形科植物白苏的叶片,植物形态详"白苏子"条。
【采集】夏、秋采叶,置通风处阴干。或连嫩茎采取,切成小段,晒干。
【化学成分】叶含挥发油,主为紫苏酮。
【性味】辛,温。
①孟诜:"性温。"
②《滇南本草》:"味辛,性温,无毒。"
【归经】《本草汇言》:"入手、足太阴经。"
【功用主治】解表,散寒,理气,消食。治感冒风寒,恶寒发热,咳嗽,气喘,食积,吐泻,冷痢。
①《别录》:"主调中,去臭气。"
②《本草拾遗》:"捣敷虫咬。"
③《日华子本草》:"调气,润心肺,长肌肤,益颜色,消宿食,止上气咳嗽,去狐臭,敷蛇咬。"
④《滇南本草》:"治伤寒发热、无汗、头疼,一切风寒痰涌而结,霍乱转筋,咳嗽吐痰,小儿风症。定痛,止喘。"
⑤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"下气,除风湿。"
⑥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"消冷气,止冷痢,祛风解热,驱虫解毒。"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1.5~3钱;或研末。外用:捣敷。
【选方】①治冷痢:白苏茎叶三至五钱,红糖少许,酌加开水炖服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②治蛔虫:白苏叶,研末,每次用一钱(小儿酌减),调白糖二钱,用开水送下,每日早晚和饭前各服一次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③治男子阴肿:荏叶生捣和醋封之。(孟诜)
④治虺中人:以荏叶烂杵,猪脂和,薄敷上。(《梅师集验方》)
淮安便民网提醒您: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,使用前请遵医嘱。 |
淮安便民网特别提醒:本站只提供查询,用时请遵医嘱。